鼻骨骨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男孩游乐时突发鼻骨骨折多部位受伤,发生 [复制链接]

1#

一名12岁男孩玩卡丁车时,不慎撞上了弯道处的轮胎,造成鼻骨骨折,身上多个部位受伤。事故让孩子承受了痛苦,更让家长追悔莫及。记者调查发现,卡丁车场、蹦床馆、滑冰场、充气儿童乐园等儿童游乐场所,安全保障措施普遍存在漏洞。守护孩子安全,场馆的安全保障与家长的监护都不容缺失。

摄影:李紫恒新华社资料图图文无关

案例一

半个多月前,12岁的言言由母亲带着去玩卡丁车。工作人员看言言的身高已经超过了1.45米,就让言言的妈妈购买了两张“标准票”。

“左脚刹车、右脚油门,车打滑了不能动,举手示意工作人员救援……”工作人员指导后,就开始计时发车了。言言独自开着车第一个出发,她的母亲李女士开另一辆卡丁车紧随其后。

在快到第二个弯道时,言言的车径直撞上了弯道处的防护轮胎。强大的惯性使言言的头猛地撞在方向盘上,大腿磕在了方向盘下方的梁上。当工作人员赶到帮言言摘下头盔后,他的鼻子和嘴唇都严重受伤,流了很多血;左大腿也被划了一道12厘米长、5厘米深的伤口。

医院。经诊断,他的鼻骨骨折、上唇系带挫裂伤、腹股沟裂伤,大腿缝了近20针,后续还要进行鼻骨手术。“治疗费已经花了上万元,孩子不仅身体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还耽误了学业。”李女士心疼地说,言言当时驾驶的卡丁车方向盘下方是油箱和车梁,而其他卡丁车都用棉套将这个部分包裹起来,能起到保护作用,这辆车却没有保护棉套,而且安全带也很松。

记者从卡丁车俱乐部了解到,该俱乐部的卡丁车分为大中小3种车型,小车为电动卡丁车,适合身高1米左右的孩子玩;大车为油车,身高1.45米以上就可玩。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卡丁车没有限速,“油门在你脚下,你来控制速度。”米长的赛道,一节7分钟,“看个人驾驶情况,最快能开10圈,最慢也能开三四圈。”按照这一说法计算,卡丁车的平均速度在每小时20至68公里。

如此高的速度下,毫无驾驶经验的未成年人能够控制得住车辆吗?“卡丁车是娱乐性质,不是赛车,脚能踩到油门都能玩。”一名工作人员解释说。但在该俱乐部的《驾乘安全承诺书》中,第一条就清楚地写着:“卡丁车运动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汽车运动,有可能带来财物损失与人身伤害甚至死亡……”对于如何判断孩子能不能玩,该工作人员说:“让孩子坐在车上,看看能不能踩到刹车,我们推得动就没问题,推不动就不让他玩。”

“上车前,我还询问了工作人员,孩子12岁应该买什么票?工作人员只问了他的身高,也没询问是否有驾驶经验,就让他驾驶和成人一样的卡丁车。如果知道这种车危险性这么高,我是绝对不会让孩子尝试的。”李女士懊悔地说。

案例二

每逢节假日,卡丁车场、蹦床馆、攀岩馆、滑冰场等游乐场所里,都少不了孩子们的身影。可这些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场所,稍不注意就成了“事故多发地”。

12岁女孩丽丽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室内蹦床公园游玩。公园要求身高1.4米以下的儿童必须有家长陪同,而丽丽身高已经1.6米,家长便选择不进入活动区域陪同。在玩耍的过程中,丽丽在蹦床上用力蹦跳腾空,想要做一次前空翻,不料动作失败,她的身体接触蹦床后反弹,膝盖不慎撞到了左眼导致受伤。监控视频显示,在丽丽受伤前,旁边有两名年纪相仿的孩子也在做前空翻动作,丽丽是在模仿他人。然而,当时既没有工作人员出面制止,家长也没有在一旁监护。到医院治疗后,丽丽的左眼视物出现重影且上转受限,经鉴定为十级伤残。尽管蹦床经营方承担了赔偿责任,但给丽丽造成的伤害却是终身的。

无独有偶,7岁男孩明明和妈妈到蹦床公园玩。进入场馆后,妈妈让明明去玩,自己就到二楼咖啡厅去了。没想到,意外发生了:明明和几个孩子在蹦跳中不慎摔伤,医院后经诊断为右股骨远端骨折。明明的妈妈认为场馆运营方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对此场馆运营方也喊冤:在孩子进入场馆时,已经向家长告知了安全风险,而家长没有按照要求看护孩子,让孩子脱离了家长的监管。况且,场馆内设置了单独的儿童区域,要求家长予以配合,方便家长看护。如果没有家长陪同,孩子单独是进不到儿童区的。

双方就谁来承担责任争执不下,只能诉诸法律。经法院审理,场馆运营公司在安全保障工作中存在瑕疵,其工作人员虽在现场,但未对正在进行蹦床活动的未成年人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对明明损害的发生存在过错,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而监护人在看护未成年人过程中,亦存在疏漏,需承担次要责任。

■律师说法孩子个子高心智未必成熟

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彭艳*律师表示,根据《民法典》第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言言的案例中,孩子虽然个头高,但可能心智并不成熟,缺少必要的应对能力,商家应根据专业经验给予必要的询问和专业的评估。此外,由于驾驶车辆的防护设施缺失,导致伤害扩大,商家未尽到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活动场馆要求游客签署的《安全承诺书》中,针对游客发生事故后活动场馆不承担任何责任的免责条款属于不公平的霸王条款,如有人身伤害发生,受害方绝不会因为签署了《安全承诺书》就失去追责的权利,还是要根据事实发生的情况和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来进行责任认定。

彭艳*律师认为,现在未成年人发育得快,很多未成年人身高、体型虽已像成年人一样,但这不代表他们可以接受“成人式”的服务。他们的心智还未成熟,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和必要的社会活动经验,无法完全认识、有效防范危险,不能脱离场馆的安全保障和家长的监护。未成年人的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如果在孩子玩耍时未能完全履行监护义务,对于未成年人受伤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未成年子女参与危险性较高的体育娱乐活动时,家长应谨慎履行监护职责。对于活动的风险、未成年子女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条件、能否承受活动可能带来的危险要进行理性客观的判断和权衡,指导未成年子女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应全程陪同参与,及时发现并制止危险行为。同时,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安全教育,提升其安全风险认知水平及自我保护意识。

(原标题:孩子在游乐场玩耍时受伤你说怨谁?家长和商家谁都跑不了)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褚英硕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