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反家暴纪事一部最该让所有人都看到的纪 [复制链接]

1#

近期,“家暴”一词又频频出现在微博热搜上:

先是11月25日,美妆博主宇芽在微博上自爆一年遭遇至少5次家暴,并公布一段在电梯内被家暴的视频。视频里,拼命挣扎的宇芽被赤裸着上身的男友沱沱强行脱出电梯。更加讽刺的是,合上的电梯门上是“欢迎业主回家”这六个字。

随后的11月26日,蒋劲夫的乌拉圭女友控诉蒋劲夫家暴,虽然这次家暴被蒋劲夫方否认,事情的真相如何,尚未得到确切的认证。但蒋劲夫一年前家暴其日本女友中浦悠花是铁定的事实。

再往前,韩国女星具荷拉状告其男友家暴,甚至导致其子宫出血;年8月,李阳妻子Kim在微博上发文斥责李阳家暴,并同时po出多张受伤照片,铁证如山;年12月,张国立之子张默因感情纠纷对其女友大打出手,导致其鼻外伤,鼻骨骨折,左眼球出血,视力减弱……

公众人物尚且如此,那么普通人呢?又有多少人深陷家暴之中?数据绝对触目惊心。

全国妇联就曾经做过统计:全国2.7亿个家庭中至少有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过家暴;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殴打;我国每年有15.7万妇女自杀,其中60%的妇女自杀是因为家庭暴力;家暴致死,占妇女他杀原因的40%以上;面对家暴,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选择报警。

所以,家暴离我们遥远吗?不但不遥远,家暴甚至就发生在你我身边。

那么,家暴到底有多可怕?家暴为什么会产生?遇到家暴该怎么?

有一部纪录片早已给出答案——《中国反家暴纪事》,豆瓣评分9.2,但可惜的是,目前仅有人参与了评分,面对如此普遍的家暴现象,看到这部纪录片的人太少太少。

所以,今天我们强推这部纪录片,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也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家暴到底多可怕?

首先,家暴的可怕性来自于其普遍性、以及整个社会对家暴的漠视和忽略,大家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家暴就在周围,甚至在自己身上。

说家暴的影片,在中国的屏幕上并不多见,为数不多的电影电视中,年播映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便是其中的精品。别的不说,就这张图片,肯定是无数人心中的童年阴影。

当年导演拍这部电视时,就被一份来自全国妇联的报告震惊:中国目前有暴力事件的家庭占到1/5,生活在家庭暴力下的达万人,施暴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换言之,家暴并非个例。而且十八年过去,家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当年这部兼具人性挖掘和社会价值的电视,并没有将处于家暴漩涡中的人解救出来,也没有让人充分意识到家暴并非简单的“家务事”。

再者,家暴的可怕性还来自于其伤害的多重性。家暴不仅仅体现在身体的被伤害,还体现在被家暴者心理的损伤,更来自于对家庭、对孩子的永久性阴影。

身体伤害《中国反家暴纪事》中,有一件十分轰动的“董珊珊案”。董珊珊丈夫人高马大、收入稳定,是所有人眼中的好男人,也是董珊珊心中安全感的来源。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仅仅结婚5个月,董珊珊就浑身是伤的出现在娘家人面前,大腿手臂都有大块的淤青,耳朵也被咬伤了一个缺口;8个月后,直接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被打的浑身浮肿。

诊断书中这样描述她的症状:腹膜后巨大血肿,头面部多发挫伤,多发肋骨骨折,肺挫裂伤,四肢多发挫伤、淤血。医生说:“从我们这儿看,她像是一个怀孕,基本上妊娠将近足月的一个患者,肚子已经鼓起来了,肺有广泛的挫裂伤,她好像是被一群人打过的那种感觉。”

入院两个月,董珊珊便死于感染引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带着一身伤永远地离开了这人世间。

另一个案例中的杜鹃,是一位小学老师,老公是工程师,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有知识有涵养的让人羡慕的家庭。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在无数个晚上,丈夫一边看*片一边强迫她发生性关系,如果反抗,迎接她的就是一顿*打。

长期的非人遭遇让她感染妇科病,她一个人悄悄跑到北京看病,还以为能够逃避一阵子,但没想到的是,手术的第二天丈夫就赶过来,逼她同房。这种难以启齿的性暴力曾让她三次寻死。

心理创伤伴随着被家暴者肉体上的伤痕的,是心理上更深的创伤。

董珊珊被家暴后,让她崩溃的不是肉体上的疼痛,而是来自于心理上的碾压。她在短暂的回到娘家后,有时会蹲在墙角、眼睛瞪的很大,活脱脱像一个受到深度惊吓的小孩,甚至到了尿失禁的程度。晚上睡着了,会突然惊醒,大喊:求求你别打我了。

可见家暴在她心理上留下了多么深的阴影,以至于让她成为惊弓之鸟,变得草木皆兵。

也许肉体上的伤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修复,但这种心理上的创伤却是难以弥补的,也是难以抵抗的。

四川大学毕业的刘婉玲,即使她自己本身便知晓心理疏导之法,还拥有自理咨询师的资格,但依然无法抵御家暴给她带来的伤痛,无法排解家暴给她带来的困扰。所以,最终她买了*药放进了丈夫的咖啡里。

家庭阴影在很多人看来,家暴只是夫妻之间打打闹闹的小事,但是对于身处家暴高压下的孩子,却无法做到像个局外人一样,若无其事。

郭美琴是个19岁是便跟着男友外出打工的女孩,时常处于家暴环境中的她,让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在她的婚姻顺利结束而逃脱家暴以后,她也经常对两个儿子大吼大叫,甚至要杀死前夫,这使得她的两个儿子变得沉默寡言,她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到了两个儿子的心理健康。

李阳的妻子Kim,在采访时透漏,击垮她的不是李阳对她的拳脚,而是有一天她的女儿对她说:“我可以杀了爸爸。”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她崩溃。

所以,家暴远不是日常人们所说的家务事那么简单,也不是什么拳脚相向那么粗暴,它造成的影响,远比表面上要来得深刻。若没有及时的制止和疏导,只能导致更大的悲剧。

为什么家暴如此普遍?

也许平时远离家暴风暴圈的人无法理解,既然被家暴伤害这么大,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不逃走、不报警、不离婚?

但事实是逃走、报警、离婚这些手段都用尽后发现依然无用,《中国反家暴纪事》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之所以一直存在家暴,最起码有三层原因:一是自己抱有幻想、二是家人认知错误、三是社会无作为。

自己抱有幻想在妇联的统计中,可以清楚看到,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选择报警。为什么?因为幻想着丈夫可以回头、可以改正、可以对自己好。

就像这次美妆博主宇芽自爆遭遇了五次家暴,有网友质疑为什么在第一次被家暴的时候,就选择离开。

宇芽说:“你对他是有感情的,也是有期盼的。情感的那种牵绊会让你心软,想要原谅他。而且他施暴了之后,也会示好。第一次遇到的时候你真的不知道那个时候该怎么办,应该怎么样去作出一个非常明确、正确的决定。”

除了自己主动抱有幻想,还有被动的对自己劝慰。

卫岚,受过良好的教育,丈夫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正是因为其受过的教育,让她觉得家暴是丢脸的事情,所以,为了维护自己婚姻的面子,在被家暴后,她甚至都会主动帮丈夫掩饰,在警察赶来之前,妥帖收拾好现场。

也许在旁观者看来,这无比的让人不能理解,但身处其中的她们,却难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家暴的危害性是长远而严重的。

家人认知错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是无数父母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他们看来,女儿已经嫁出去,那么就没有办法去插手女儿家的事情。伴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观念的是更加可怕的“家丑不外扬”的心态。

还是董珊珊案,董珊珊曾于婚后5个月回过一次家,其母亲也亲眼目睹了董珊珊被家暴后所遭遇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伤害。但当董珊珊丈夫带着来到家里把董珊珊架走时,哪怕董珊珊歇斯底里的呼救“救我呀!妈!”,其母亲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董珊珊被带走。她是想救她女儿的,可也只是束手无策

社会无作为首先是社会大众普遍认为这是家务事,外人不便插手。

周玉茹被家暴,曾求助于邻里街坊,但丈夫拿着刀立在门口说,这是家务事,别管!往后被家暴,围观的人很多,但帮忙的却没有一个。

其次妇联只能劝和、医生只能劝退

邻里不帮忙,找妇联。

但妇联只是一个群众性组织,没有任何的法律上赋予的权利,只能在“深入调查”以后,进行教育和劝和。

去医院鉴别家暴后的伤情时,医生一听是夫妻之间矛盾,也只是劝退。

最后则是权利机构温和

找警察,但警察认定这是家里的事管不了。找法院,但因为丈夫不同意离婚,法院判定夫妻感情尚未完全破裂,离婚三次均失败。

这样的后果是什么?

求助无门的她们,只能走向同一条道路——弑夫。所以,在《中国反家暴纪事》中,有一集叫《以暴制暴》,讲的就是这些被家暴的人,“快意恩仇”后付出的惨痛代价。

遇到家暴该怎么办?

所幸的是,近几年国家对家暴格外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