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送你一朵小红花爆火背后,是中国 [复制链接]

1#
回复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文

有书曾小鱼·主播

杨枪枪

这两天,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势不可挡地火了。

上映第一天,便刷新了国产影片的首日票房记录,随后几天票房和评分更是一路走高,成为了贺岁档票房榜首。

在有书君开始这篇文章前,票房已经突破9亿,超越甚至突破更高,只是时间问题。

即使在疫情当前,影院严控上座率,超高的排片量也让无数人愿意走进电影院,在分隔区观看这部直击人心的电影。

活着,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这部温情又治愈的电影,围绕着抗癌家庭的苦与乐,赚足了人们年的第一波眼泪。

电影主人公韦一航确诊癌症的那一刻起,一个原本普通的家庭彻底被改变。

韦妈妈因照顾儿子没能升职,为了省5块钱的停车费跟人纠缠半天;买菜时把烂菜叶子掐干净再上秤;下了班就去给人家择菜赚钱;晚上拿着购物票一分一分地计算着花销……

韦爸爸是一名普通科员,得了胃病不舍得花钱治,只拿着一罐药顶着;一件背心都穿烂了舍不得扔;周末谎称加班其实是偷偷去当网约车司机,一直忙到凌晨才疲惫地回家……

在家里,电视放映的、书柜上的书籍都是关于抗癌的,连平时聊的话题也是最新的抗癌食谱。

家里的每个成员都为此事坐卧不宁,奶奶、叔叔和姑姑争抢着卖房子,让韦爸爸不用担心孩子的治疗费用:

“咱们是一家人,砸锅卖铁也得把孩子病治好。”

听了这话,韦爸爸再也控制不住失声痛哭,却被提醒不要哭出声,不要被孩子听见……

癌症,就像是一片乌云,笼罩着这个家庭,他们痛苦、迷茫、挣扎、绝望。

而我们不知道的是,在电影大银幕之外,中国其实有着成千上万个癌症家庭。

他们和电影中的故事一样,为了治病东奔西走,为了凑钱四处求人,甚至有的家庭,为了活着,倾家荡产,家庭破碎。

有人问,一个普通家庭最怕的是什么?

其实最怕的,是全家人中,有任何一个人患上了癌症。

癌症改变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人。

正如影片中吴晓昧冲着愤世嫉俗的韦一航讲的那句话:

“你得病了难,周围的人更难。”

改变一个家庭

一个人患癌就够了

前年大火的纪实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慢粒白血病患者吕受益的经历令人唏嘘。

凌乱稀薄的头发,消瘦憔悴的脸上挂着三层口罩,被病痛折磨的身体佝偻成弯刀。

一瓶抗癌药几万块,要连续不间断地吃,停药就意味着等待死亡。

可这样的治疗费用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他经历了绝望,希望,失望,再重新走到绝望,吕受益渴望生存的眼神,一点点黯淡,他再也不想拖累家人。

在一个夜晚,吕受益看了熟睡的妻子和孩子最后一眼,微笑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癌症,之所以成为人们不愿触碰的话题,不仅是因为恐惧、疼痛,它更隐藏着贫穷才是普通人深入骨子里的绝症。

影视剧中的癌症题材常常会有,在生活中,癌症家庭更是随处可见。

听一位朋友讲述过全家人和爷爷一起抗癌的故事,感触良久。

得知爷爷身体里长了肿瘤,全家人在一瞬间陷入恐惧。

一辈子没离开过农村的农民,被病魔逼迫着医院看病。

挂不上号就蹲在诊室外面等着,碰到医生护士就缠着问来问去,为了省钱家人轮流挤在招待所休息,医院换人陪床。

熙熙攘攘的人群,病床上时而哀嚎时而沉默的癌症患者,行色匆匆、面容憔悴的家属,描绘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癌症家庭众生相。

癌症带给病人的,是心理上的巨大恐惧,活着意味着拿钱抵命。

而对于家属而言,更是无穷无尽的精神上的折磨,还有来自道德上的隐痛。

这种无奈和无助,生与死的抉择,才是人世间最看不见底的深渊。

对于癌症家庭来说,任何一个方向都是黑暗。

癌症,离我们有多远?

抗癌话题之所以能引起无穷讨论,是因为癌症离我们从来都不遥远。

前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年全球癌症负担状况最新估计报告》:

癌症正在逐渐成为21世纪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可能远超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

数据显示,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万例,中国新发癌症病例万例,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年癌症死亡人数达到万例,其中男性占比61%,预期年这个数字将达到万人。

而在最近五年的数据统计中,中国人癌症的存活率仅为40.5%。

央视曾做过一次直观的统计,在我国,每分钟就有7人确诊癌症,有5人因癌症死亡,而每65个人当中就有1名癌症患者。

一系列数据证明,癌症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任何人随时都可能成为癌症患者。

而“一人患病,全家返贫”也并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话。

医院调查显示,患癌家庭会在治疗中花去自己毕生积蓄的70%。

除了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性高蛋白等药材,多数癌症患者每年约花费50-万元用于治病护理。

很多人听说过《滚蛋吧!肿瘤君》的原型,漫画家熊顿——一个身患恶性淋巴瘤的女孩。

在患癌之后,死亡之前的时间里,她用诙谐的漫画,自嘲的方式,记录下了她与癌抗争的日子,感动了无数人。

《滚蛋吧!肿瘤君》上映多年后,饰演熊顿的女演员还一直默默照顾着熊顿的父母。

原因无他,癌症不仅会让人失去父母,失去爱人,更会让年迈的老人,失去自己的孩子。

除了熊顿,还有很多熟知的名人因为癌症逝世,喜剧演员高秀敏、香港传奇梅艳芳,歌手姚贝娜、主持人李咏……

诗人余秀华曾说:

“也许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互相庆祝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和命运里侥幸地活着。”

对于成千上万个癌症家庭来说,生命无常,活着很难,但活着,就是希望。

活着,就是希望

在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最后,吴晓昧说:

“人不管有病没病,有胆没胆,活得是个精气神儿。”

同样的,在生活中,对于每位癌症病人来说,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非常有益治疗。

有个夸张的说法: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被自己吓死的。

医生们也会刻意强调,能不能治愈和病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在江苏无锡的百岁坊巷社区有这样一位“抗癌达人”杨盘芬,在被确诊卵巢癌后不久,她的爱人和哥哥也相继被确诊为肾癌和胃癌。

突如其来的遭遇,让一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她痛苦过,消沉过,但却没有倒下。

她参加了癌症协会,认识了很多病友,她鼓励大家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与病魔作斗争。

在她的努力下,百岁坊巷社区与无锡市癌症协会进行了共建,在小区内成立了“癌症俱乐部”,帮助了越来越多的病友们走出心理困境,笑对人生。

百岁坊巷“癌友”郁佳梅说:

“在杨盘芬身上看到了不依不饶的精神,令人敬佩,和她在一起,病友们就有很大的凝聚力,就是有抗癌的信心。”

生活是泥沙俱下,人生如逆水行舟。

癌症会吞噬一个人的生命,同时又会让一个人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与病魔叫板没那么容易,抗癌也并不仅仅是喊口号。

抗癌需要医学的进步,也需要每一位癌症患者坚强乐观,每一个癌症家庭的努力。

余华在《活着》中写道:“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

活着不需要理由,活着本身有意义,但为了活着不需要意义。

希望每一位正在被病痛伤害着的人,坚强勇敢地活着,每一个被病魔迫害着的家庭,永远都不要放弃活着的希望。

我也希望,身为普通人的我们,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点亮,为癌症患者加油,为抗癌家庭加油,也衷心祝愿每位同胞都远离病痛,健健康康,一生平安!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