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库伦旗博物馆线上系列展览第二期古生物
TUhjnbcbe - 2023/4/30 21:20:00
                            

前言

库伦旗地处燕山北部山地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地段,在更新世(从2,,年前到11,年前)时代是猛犸象、披毛犀等古生物群落的重要栖息地。在旗内出土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其中包括披毛犀牛、猛犸象、原始牛、野牛、王氏水牛、野马、大角鹿、鬣狗等多种著名第四纪古生物典型品种,物种形态丰富而繁盛。库伦旗内*土丘陵沟壑万亩,占总面积的17%,区内沟谷交错,由于流水侵蚀致使许多深埋在地层下的远古化石露出土层,是化石的天然宝库,具有优越的地质公园基础。其中六家子镇出土的披毛犀牛骨骼化石是目前国内体积最大的披毛犀牛化石。古生物化石的大量出土和展示,必然成为打造全域旅游文化名旗的重要助力。

古生物化石展厅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出土了众多的第四纪古生物化石标本,其中披毛犀牛化石占了半数之多。普通披毛犀牛平均体长3.5-4米,肩高约2米左右,体重平均4.5-4.8吨。

披毛犀骨骼化石

披毛犀头骨化石

中国披毛犀之王

库伦旗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披毛犀牛之王,出土于库伦旗六家子镇,由当地农民崔国友于年6月发现并捐赠给库伦旗博物馆。这只犀牛化石骨架整体长超过5米,生存状态体重预计6-7吨,根据牙齿推算应该是成熟期青年个体。是国内出土现存披毛犀牛化石中体积最大的一具,是名副其实的披毛犀牛之王。

国内出土的最大体量披毛犀骨骼化石

披毛犀牛,又名长毛犀牛,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属于腔齿犀属,归于奇蹄目犀科双角犀亚科。因全身披满厚厚的毛而得此名。披毛犀生存于更新世时期,与真猛犸同一时代,并在度过冰河时期存活了下来。活跃在欧亚大陆北部,与其同属真犀科的巨型犀牛板齿犀生存在一起。披毛犀曾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狩猎对象,它的灭绝年代至21世纪只有10年,是最晚灭绝的史前犀。

猛犸象骨骼化石

猛犸象,又名毛象(长毛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其中草原猛犸体重可达12吨。猛犸象和亚洲象是在万年前,由相同的祖先分支下来的;而非洲象则是在大约万年前,更早地从这个族谱中分离出来的。

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身长达5米,体高约3米多,与亚洲象相近,门齿长1.5米左右,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

猛犸象牙化石

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年灭绝,曾是石器时代人类重要的狩猎对象,在欧洲的许多洞穴遗址的洞壁上,可以看到早期人类绘制的它的图像,这种动物一直存活到一万年以前,在我旗也出土了猛犸象骨骼化石且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在国外的冻土和冰层里,不止一次发现猛犸象冷冻的尸体。

原始牛头骨化石

原始牛是东北第四纪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典型物种,与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王氏水牛、普氏野马生活在同一个时期。原始牛生存在第四纪晚更新世晚期的我国北方,距今1万至5万年前。原始牛生活在陆地上,是一种体型庞大、性情凶猛的动物,个体比现代*牛大一倍以上,有两只长角适应于茂密的草原、开阔的森林环境及寒冷环境,有研究表明原始牛在更新世时期分布最广,是所有家牛的祖先。

大角鹿头骨化石

大角鹿是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鹿。古哺乳动物的一属。生活在三百万年至一万二千年前,我国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发现化石,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洞穴内亦很多。经常活动于泥炭沼泽地,这种古鹿的角大得惊人,角面的宽度,通常有2.5米,所以叫它大角鹿。

河套大角鹿是几万年前生活在河套地区的一种大型的鹿。当时这个地区的气候比21世纪湿润,草原中分布有较大的湖泊,附近又长有树林。河套大角鹿就生活在草原边缘的树林里,以树叶、嫩枝为食。和它共同生活在这个地区的还有原始牛、牛、赤鹿、野猪、纳玛古象、披毛犀、野马、转角羚羊、鸵鸟等等,河套大角鹿是当时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河套人”的狩猎对象。

当气候在最后的冰河时期末改变时,栖息地的植物亦估计改变成为足以提供足够的养料。在西伯利亚西部发现最近的大角鹿标本(估年约属于7年前,已在冰河时期以后),显示没有任何养分压力的征象。这明显大角鹿栖息的大陆性气候地方没有出现或未曾出现所谓的植物改变。

总的来说,大角鹿在个别地方上消失的成因有多个理论,但就最终大角鹿在欧亚大陆上的消失则没有定论。有指这是人类存在及栖息地减少联合造成。

王氏水牛头骨化石

王氏水牛(Bubaluswangsjoki)是一种晚更新世的偶蹄目牛科动物,它们的化石只在中国满洲里、哈尔滨和萨拉乌苏等地有发现,它们身躯庞大,身长3米,肩高1.8米。头角短粗并指向后上方,从角基到角尖逐渐变细。

第一件王氏水牛化石是年由内蒙古乌审旗蒙古族农民旺楚克发现的。旺楚克平时用汉名,叫石王顺。当年法国神甫桑志华到内蒙古进行考古调查,雇用一批中国农民挖化石,石王顺是主要参加发掘者之一,他挖出了这种水牛的头骨化石。当时参加发掘的农民不叫他石王顺,也不叫他老石,而是亲切地直呼其名叫王顺。而这位法国神甫以为他姓王,用法语拼音记录下来。后来古生物专家布尔和德日进在研究这件水牛化石标本时,确认其为一新种,为纪念发现者,用法国神甫记录的姓氏定名为“王氏水牛”。

对水牛化石在东北地区的发现这一问题,专家们有过多种猜测。第一种看法是在当时东北地区气候温暖水草丰茂,适合水牛的生存栖息,后来由于气候的变迁,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水牛生存区域不断南移。第二种认为是动物的季节性迁徙,认为水牛曾有成群迁徙的习性,夏季前往北方,冬季回到南方,东北和内蒙古发现的水牛化石,都是该水牛当年夏天来到化石所在地时,偶遇不测而死的。第三种看法认为王氏水牛与东北、内蒙古常见的猛犸象和披毛犀等属于一个独特的耐寒的地方种群。

大家知道,现代象和犀都是南方的喜暖动物,但在更新世晚期,特别是在距今4万年至1万年前这一段时间内,猛犸象和披毛犀曾生存在北方,它们的化石已被大量发现。从西伯利亚冻土层中出土的连皮带肉的尸体,证实了它们身披长毛,皮肤很厚,皮下储存大量脂肪,完全能适应北方冬季的寒冷气候,象和犀这类大型动物能适应,是否王氏水牛也有这种可能。

三叶虫化石

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全身明显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背甲坚硬,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大致相等的三片——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此名为三叶虫。三叶虫在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它们演化出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

奇异环足虾化石

奇异环足虾,晚侏罗纪到早白垩纪,是热河生物群中一类较大型的无脊椎动物。属于螯虾亚目(Astacida)环足虾科古蛄属。头胸部大,呈圆筒形,额剑发达,颈沟简单。5对步足的前3对有钳,第一对最发达,呈蟹鳌状,左右对称,第四、五对爪状。尾肢呈蝶翅形,外叶宽大。雄性个体第一腹足呈棒状,第二腹足无特化现象。雌性具有腹环沟构造。

普氏野马头骨化石

普氏野马下颌骨化石

普氏野马又叫蒙古野马,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野马,具有6万年的进化史,被世人誉为“活化石”。它保留着地球上唯一马的原始基因,具有别的物种无法比拟的生物学意义,是比大熊猫还珍稀的物种。晚更新世时期,普氏野马的分布相当广泛,在中国北方许多晚更新世动物群和古人类遗址中都发现野马化石。

普氏野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多万年前第三纪、始新世时期的始祖马,当时它们的身体只有狐狸那样大,前足4趾着地,后足3趾着地,生活在北美的森林里,以嫩叶和果子为食,类似现代的麂子一样在灌木丛间窜来窜去。随着地球上的气候变化,草原和荒漠渐多,原来适应森林生活的马类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马类从适应于森林生活到逐渐适应草原生活,即从跳跃到奔跑、从吃树木的嫩叶到吃粗糙的草类。

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原产于中国*准噶尔盆地北塔山及甘肃、内蒙古交界处马鬃山一带。普氏野马有着6万年的进化史,全世界约2余匹,是比大熊猫还要珍稀的物种。

木化石

木化石是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木质部分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交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淡*、*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因部分木化石的质地呈现玉石质感,又称硅化木或树化玉。西方的神秘学家们认为,原本腐烂的木头,在经过石英置换后,竟然变成不朽的宝石,因此,认为木化石具有永恒、长寿、永生的能量特性。

鬣狗头骨化石

鬣狗是一类已经灭绝了的,庞大而可怕的食肉动物。它的头骨非常粗壮,具有厚实而扩展的鼻骨、强大的颧弓、隆起的穹状前额和巨大的颊齿。鬣狗类的头部和外形虽然与狗或狼较为相像,但实际上是猫型亚目的一员,和灵猫的关系很近。

狼鳍鱼化石

狼鳍鱼是原始的真骨鱼类,种类很多,为中生代后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东亚地区的特有鱼类。现已绝灭。

鱼类最早发现于寒武纪,繁盛于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时甲胄鱼几乎灭绝,软骨鱼和硬骨鱼兴起,中生代起,硬骨鱼逐渐较软骨鱼兴旺而直到现代。

在狼鳍鱼生活的时代,人类尚未出现,那时候,地球上的物种和此时的情况大不相同,哺乳动物的类型极少,鸟类也刚刚诞生,地球上绝大部分被海洋覆盖。不过,鱼类已经比较进化了,狼鳍鱼也是硬骨鱼类,和我们看到的大多数鱼一样,骨骼已经是骨化成硬骨,植物中的被子植物也刚刚开始萌芽。确切的地质年代就是在侏罗纪的晚期,距离现在约有1.4亿年的历史。

恐龙蛋化石

恐龙蛋是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早于年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据研究,恐龙蛋化石的形态有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橄榄形等多种形状。恐龙蛋化石的大小悬殊,小的与鸭蛋差不多,最小直径不足10厘米;大者的长径超过50厘米。蛋壳的外表面光滑或具点线饰纹。

我国是世界上恐龙蛋化石埋藏异常丰富的国家。别看恐龙身体庞大,可生下的蛋相比之下则显得很小。这主要是因生的压力就很容易把蛋壳挤碎;如蛋壳太厚,又不利于恐龙的幼仔像鸟那样轻而易举地破壳而出。可以大多数的恐龙生这么小的蛋,是有利于恐龙蛋的保存和恐龙的种族繁衍的。现在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经过7多万年已变成石头,早已不再是原来的蛋了。但仍可从中看到恐龙蛋的结构。如果用切片机把恐龙蛋切开,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绝大多数为方解石,因为恐龙蛋已完全被石化了。

通过对恐龙蛋的研究,可以把不同类型的恐龙蛋进行分类,也可以通过恐龙蛋来确定地质时代,从而弄清地层的时代,进一步帮助人类寻找地下的宝藏。

鹦鹉螺化石

在奥陶纪的海洋里,鹦鹉螺堪称顶级掠食者,它的身长可达11米,主要以三叶虫、海蝎子等为食,在那个海洋无脊椎动物鼎盛的时代,它以庞大的体型、灵敏的嗅觉和凶猛的嘴喙霸占着整个海洋。

鹦鹉螺在古生代几乎遍布全球,但已经基本绝迹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还存在着六种鹦鹉螺。

鹦鹉螺早在距今5亿多年前就出现了,现存的菊石、震旦角等化石都是鹦鹉螺的祖先,最大的鹦鹉螺化石是在奥陶纪地层中发现的长达10多米。与它同类的章鱼、鱿鱼、乌贼等在进化发展中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身体外的壳有的转入身体里面,如乌贼。有的仅仅留下一层胶质的薄膜,如鱿鱼。还有的壳已经消失了,如章鱼。它们游泳的速度加快了,可是惟独鹦鹉螺的壳自从演变成现在的模样就没有多大变化,所以它是现存软体动物中最古老、最低等的种类,也是研究生物进化、古生物与古气候的重要材料,有“活化石”之称。稍有变化的是生活的环境从原来的浅海移居到~米的深海中。

海百合化石

海百合是一种始见于早寒武纪世的棘皮动物,生活于海里,具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表面有石灰质的壳,由于长得像植物,人们就给它们起了海百合这么个植物的名字。海百合的身体有一个像植物茎一样的柄,柄上端羽状的东西是它们的触手,也叫腕。这些触手就象蕨类的叶子一样迷惑着人们认为它们是植物。海百合是一种古老的无脊椎动物,在几亿年前,海洋里到处是它们的身影。

洞熊头骨化石

洞熊是一种生存于更新世亚欧大陆北部的熊,在约2万年前的冰河时期灭绝。因其化石多在洞穴内发现,故命名为“洞熊”,在很多著名的洞穴中,差不多都发现了洞熊的骨骼化石。此外,洞熊化石在我国北京周口店曾有发现,是非常稀有的化石种类。

洞熊寿命约为30年,一般认为洞熊是草食性动物,主要以草及浆果为食,但有时也吃蜜糖。在过去的30年间,有关洞熊头骨、颌骨和牙齿的研究曾表明,洞熊很可能是一种草食动物。洞熊的同位素C和N都和食草动物近似,雌雄没有差异。

各个时期的化石证据表明,在距今,到15,年的整个更新世,洞熊遍及欧亚大陆的各个角落,更新世末期,最后的洞熊类曾生存于中、南欧一带。直到最后的冰期结束,它们才真正开始消失。洞熊并不单独生活,而是以小型家族群体形式存在,彼此间有相当的协调和联系。在一些洞穴的壁上常常可清晰地辨认出洞熊的爪印,这是它们扩大其生存空间的一个有意识的经常性举动。

洞熊类头骨在欧洲、亚洲的许多山洞附近都有发现。在个别地区,它们的头骨被当作龙的头骨,从而引起许多地方传说。在奥地利一头被称为龙的雕刻,其形象就明显来源于洞熊的头骨,其雕刻时间大概为公元1年左右。

在高加索山脉诸多洞穴的发掘中,科学家们已经确认有6或7个洞有古人类生活的遗迹,而其余洞穴中往往被洞熊盘踞。通过研究,在古人类食物残余物的遗迹中,科学家们确认有2到6头洞熊的部分遗骸。在瑞士,通过对15个有洞熊遗迹洞穴的勘察,有两个也与古人类有关,这些遗迹基本确定是在马格达兰期;德国阿尔卑斯山地区洞熊遗迹也是在马格达兰期。

据研究,早在克鲁马农人出现在欧洲之前,洞熊的数量已经呈明显降低之势。这表明,尼安德特人也已经开始猎捕洞熊,但当更进步的人类出现后,其相对先进的工具和围猎技巧,更进一步加剧了洞熊灭绝的速度。(在欧洲早期的岩画作品中,就有古人类用长矛围捕狂怒的熊类的场面)。

灭绝原因

许多年前,人们就在一些洞穴中发现了洞熊的骨骼残骸,并猜测它们可能是在冬眠时死亡的。8年,科学家结合洞熊生活时期的气候变化,推算它们灭绝的时间是2.78万年前,当时的气候特征是天气显著寒冷,从而导致洞熊食用的植物大量减少或完全消失。正是由于食物供给中断导致洞熊的灭绝,远古哺乳动物群——多毛猛犸、多毛犀牛、巨鹿和洞狮,也都在冰河时期末消失。(待续)

古生物化石展厅局部

学生参观

原标题:《库伦旗博物馆线上系列展览(第二期)古生物化石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库伦旗博物馆线上系列展览第二期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