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我年轻,让我去他们在风暴之眼书写青
TUhjnbcbe - 2023/5/29 21:41:00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m.39.net/pf/a_4442975.html

楚天都市报5月4日讯(记者李月媛通讯员团小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22岁的她主动请赴最危险ICU病区,连续奋战12小时晕倒在地,手术次日重返一线;他16年来致力于共青团工作,第一时间响应组织高校“医院”改建,主动进隔离点工作,抢着去社区服务;她是一名在校医学生,疫情当前她坚守医者初心,主动去防疫最前线。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张美玲

奋战12小时摔倒鼻子骨折,手术后次日重返一线

在ICU连续工作12个小时晕倒,鼻子骨折急需手术防止畸形愈合,但她却选择依然战斗在抗疫一线。疫情期间,医院ICU病房,年仅22岁的护士张美玲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22岁的张美玲,参加工作不足两年,但她长期工作于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病区。在这个高危领域,她屡次受到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好评。在全球耐药结核病治愈率仅50%左右时,她所在的团队治愈率高达80%以上。

“我有经验,又年轻,让我去最危险、最辛苦的ICU病区吧。”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她主动请愿奔赴抗击疫情前线。

2月5日,这一天她已经连续在一线工作12个小时了。“有那么多病人需要救治,大家都在坚持着。”张美玲说,后来实在撑不下去了才回酒店休息。

回去的途中,她突然眼前发黑、脚一软摔倒在地。“刚开始没感觉,被同事扶起后,坐了会才反应过来,觉得很痛。”她说,发现自己脸上已经血肿,医院。通过CT诊断:她的左侧上颌骨骨突及左侧鼻骨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医生建议两周内做手术,否则骨折处会畸形愈合,以后将影响鼻子美观和正常呼吸。

然而,当时ICU收治的都是危重的患者,工作强度高,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她退下来了,同事们就要分担更多的工作,也会更辛苦。她说,“不想因为自己,托大家的后腿。”

进入ICU要带口罩和护目镜,张美玲每次都只能强忍着疼痛,尽量把口罩拉高,避开伤处。后来,伤口一碰到就会流出脓血,戴不了防护镜,她就坚持在病房外,配合同事们做一些配药的工作。

说起暂时不做手术的选择,这个22岁的恩施姑娘眼中有了泪花,“说实话,我也有点担心、有点害怕。但当时抗击疫情是最重要的事情。”回忆那段日子,张美玲不断强调:我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情,真的没有什么。

10天后,张美玲做了鼻子骨折处矫正,仅仅休整了一天。她火速重返了抗疫一线。在她心中,始终惦念着ICU的病人和正在奋战的同事。

疫情期间,她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回老家恩施,看一看近一年未见的父母。她说,疫情期间,父母虽然很担心,但依然给了她最大的鼓励。父母常说现在就像真的打仗,只不过现在打仗的是我们,叫我加油。

三个多月来,张美玲最开心的是,见证了许多患者由入院时的绝望,转为痊愈出院时的喜悦。她说:“患者痊愈后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慰藉。他们的康复出院,也是对我们医务人员最大的认可!再苦再累都值得了。”

杨金生

紧急驰援建医院隔离期“预约”参与社区防控

“3天内腾退8栋学生宿舍、完成余间隔离点改造。”2月5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接到紧急任务。当晚,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团委书记杨金生第一时间响应。

最让杨金生感动的是,不到1小时,多名在汉青年教职工就组成“青年突击队”,还有不少同事仍在积极报名。他说:“没有任何一名老师退缩,每一位都值得赞扬和歌颂,其中有不少夫妻档老师、年纪大的老师也主动请缨。”

大家每天忙碌到凌晨2点,经过3天的昼夜援建,如期交付了第一所高校“医院”,可提供个房间。

“我年轻,我报名!”2月11日,学校又接到来自武昌区防疫指挥部的紧急任务:武昌区粮道街疑似人员集中隔离观察点急缺志愿者。他第一个报名,带领另一名青年*员组建“青年尖刀班”,简单收拾几件行李就住进了隔离点。

他说:“总要有人去担当,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现在她需要我,我义不容辞。即便被感染,医生也会努力抢救我的。”抱着这样的信念,他迈进隔离点,协助医务人员开展疑似病例核酸检测取样和确诊病例送治、隔离患者一日三餐送餐及24小时值守服务。

他回忆,刚开始特别害怕,甚至晚上也无法入眠。“特别是第一次送餐,推着餐车仿佛走在棉花上,走完一圈身上全都汗湿了。”

后来他发现患者更需要鼓励,需要精气神去战胜病魔。“特别是看见年轻的患者,不少和我的学生一般大,特别心疼他们。我想一定要多关心、回应解决他们的不便之处,让他们住得安心舒心暖心。”就这样,在服务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就忘记了恐惧。”

3月1日,杨金生从隔离点撤回在家隔离,又一次拨通了武昌区杨园街临江社区*委书记董贝玲的电话。董贝玲说:“当时他主动请缨‘预约’隔离期后下沉到桥梁村,那是个待拆迁的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巷弄交错、人员结构复杂、出入口众多,确实志愿者紧缺。”

在家数着手指头盼隔离期满,日子一到,他火速加入社区干部、网格员及下沉*员组成的“青年服务队”,开展防控值守、信息摸排、病*消杀、团菜送药等各项服务保障。

多户居民的小区,老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占了多数,沟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他一家一家上门、一户一户排查,对特殊困难住户细心标记,留下电话,并一再嘱咐“我每天都在,有情况随时联系我。”面对居民的情绪发泄和不满,他没有退却,而是主动倾听群众的意见呼声,自愿当好“出气筒”。

直到4月26日,因为复工从社区撤回,他一直在日复一日简单繁琐的工作中,为大家提供着最安稳的依靠。

孙甘霖

主动去防疫最前线一天核酸采样多个

年出生的孙甘霖,是江汉大学医学院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大四学生,自年担任江汉大学医学院针灸推拿班团支部书记至今。

“我是*员,我是武汉人,也是医学专业的学生,这个时候我必须要站出来守护我的家乡。”当看到团武汉市委招募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时,她毫不犹豫报了名,并耐心说服家人。

2月16日,孙甘霖到东湖高新区疾控中心正式上岗,参与医疗救护。刚开始她被分到消杀组,但核酸采样组任务重、人手紧缺。她又主动申请进入核酸采样组。

在核酸采样组,孙甘霖主要参与取样本工作。总是需要做好三级防护,每天6个小时左右不吃不喝,护目镜、口罩总在脸上勒下深深的印痕。在取样开始前,孙甘霖需要先与确诊病患、疑似人员和密切接触人员沟通、询问,记录他们的基本信息及症状。“取样的人员用棉签从鼻子或者是喉咙取出样本,然后我接过棉签,把棉签折断放入样本管中,贴上个人信息。”孙甘霖说。

在采样的过程中,有时病人一个喷嚏打过来,口水就落在面罩上,特别是产生飞沫或者气溶胶十分危险,但她并不畏惧。她说:“我们采样组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畏惧,大家都冲在前面,跟他们一起,我一点都不害怕了。”

大多数时间,采样是在东湖高新区集中采样点之一的一家酒店门口。为防止病人聚集,室内空气不够流通,采样组在酒店门口搭了活动板房。

“采样地点不固定,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孙甘霖回忆,2月的武汉天气忽冷忽热,有时会在风里雨里采样,有时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冷的时候,冻得手连贴标签都困难;热的时候,闷在隔离服里满面潮红、汗流浃背。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冒着雨从下午两点忙到晚上七八点,又冷又饿,密封的防护服让人头昏脑胀,最后终于圆满完成了多个标本的采集工作。

问她累不累,她却说:“疫情之下人人都是战士。比我们辛苦的人更多,我们做的有限。医学生誓词里那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字字千金,人民的健康,我们理应去守护。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年轻,让我去他们在风暴之眼书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