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智美圈”,专注美容整形
学习,从“智美圈”开始
3、鼻翼软骨与侧鼻软骨lowerupperlateralcartilage鼻背分为软骨顶部(cartilagenousvault)和骨顶部(bonyvault)。软骨顶部由侧鼻软骨(upperlateralcartilage)和鼻中隔软骨(nasalseptum)构成。在鼻整形手术中,能否准确理解侧鼻软骨和鼻翼软骨的解剖结构,决定着鼻整形手术的成败。
侧鼻软骨在前面看是三角形,与鼻骨紧密接合在一起,该部位叫鼻礁石(keystone),由侧鼻软骨、鼻骨、鼻中隔软骨以及筛骨垂直板(perpendicularplateofethmoid)等构成(图1-1-18)。鼻礁石部位是鼻骨转变为软骨的部位,也是鼻中隔软骨和鼻骨重叠的部分,西洋人的鼻礁石部位大小为3~15mm不等,平均6.77mm;而韩国人是7.6mm左右,没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鼻礁石部位起着支撑鼻梁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鹰钩鼻患者切除驼峰时,一定要维持鼻礁石部位的连续性,才能预防术后鞍鼻的塌陷。
图1-1-18鼻骨向软骨移行的部位叫鼻礁石(keystone),韩国人的鼻骨和侧鼻软骨重叠的部分平均为7.6mm左右。鼻礁石部位的软骨宽度为6.9mm前鼻中隔角(*,anteriorseptalangle)到鼻小柱的距离为11.2mm。鼻翼(alar)到鼻翼软骨底端的距离为边缘切口基准,分为三等分:各为4.3mm(A),6.4mm(B),12.1mm(C)。
侧鼻软骨和鼻骨联合部位呈Y字型,往下走呈Ⅰ形(图1-1-19,20)。鼻中隔和侧鼻软骨的接合在Y字形上端,在施行撑开移植(spreadergraft)时,为了防止软骨损伤,切开该部位将对手术更有利。
图1-1-19侧鼻软骨和鼻翼软骨的接合形态。离软骨膜后,呈现出侧鼻软骨的形态(A)。上面呈“Y”形,下面呈“1”形(B,C)。
图1-1-20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侧鼻软骨和鼻中隔的接合形态。上面呈Y形,
两个分支是从鼻中隔分出来的(箭头)(A,B)。
鼻骨下部与鼻中隔连接的侧鼻软骨的宽度,即Y字的宽度是6.0mm,这意味着在隆鼻术中至少要插入接近这个宽度的移植物才能得到自然的效果(图1-1-18)。前鼻中隔角(anteriorseptalangle)是指鼻中隔的尾端,是通过鼻外入路法矫正鼻中隔疾患时,选择切口的解剖学标志点(图1-1-18)。
韩国人的前鼻中隔角(antriorseptalangle)到鼻小柱(columella)的平均距离为11.2mm,它是通过鼻中隔延长移植物(extendedspreadergraft)矫正朝天鼻(shortnose)时加工移植物的基准(图1-1-18)。侧鼻软骨的平均长度为16.4mm,宽度为8.7mm,厚度平均为0.4mm西方人侧鼻软骨的长度没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平均为16.8mm;但是宽度个体差异比较大,平均为14.4mm(图1-1-21)。
图1-1-21鼻翼软骨和侧鼻软骨的关系。鼻翼软骨长度为18.85mm,宽度为9.54mm(A)。侧鼻软骨长度为16.4mm,宽度为8.65mm,且平均厚度为0.4mm(B)。
鼻翼软骨(lowerlatealcartilage)分为内侧脚(medialcrus)、中间脚(middlecrus)和外侧脚(lateralcrus)等。在施行鼻尖手术时,需要掌握这些解剖结构(图1-1-22)。中间脚分为顶部(domesegment)和小叶部(lobularsegment);内侧脚分为柱部(columellarsegment)和脚部(footplatesegment)(图1-1-22)。
图1-1-22鼻翼软骨(lowerlateralcartilage)(A,B)鼻翼软骨分为内侧脚(medialcrus)、中间脚(middlecrus)和外侧脚(lateralcrus)。
两侧鼻翼软骨的中间脚形成的顶间角(angleofdivergence)为60度左右,正面观表现为鼻尖的两个反射点(lightreflex)(图1-1-23)。它们是形成鼻尖表现点(TDPtipdefiningpoint)的要素之一,鼻尖表现点由两侧中间脚顶部(dome)和上鼻尖点(supratipbreakpoint),以及下鼻尖点(infratipbreakpoint)或鼻小柱点(columellarbreakpoint)构成,从正面看呈菱形(图1-1-24)。
图1-1-23鼻翼软骨的中间脚和顶尖角(angleofdivergence)呈60度左右属于正常范围。正面观表现为鼻尖的两个反射点(lightreflex),形成鼻尖表现点(TDP)。
图1-1-24鼻尖表现点(tipdefiningpoint,TDP)鼻尖表现点由两侧中间脚顶部和上鼻尖点(上鼻尖点,supratipbreakpoint),以及下鼻尖点
(下鼻尖点,infratipbreakpoint)构成,正面观呈现为菱形图。
鼻尖表现点由两侧中间脚顶部和上鼻尖点(鼻尖上点,supratipbreakpoint),以及下鼻尖点(鼻尖下点,infratipbreakpoint)构成,正面观呈现为菱形图。侧面观,上鼻尖点是鼻翼软骨和侧鼻软骨交叉形成的,该点是鼻背下缘的边界也是鼻尖的起点(图1-1-25)。在鼻整形手术中,突显鼻尖表现点,才能造就自然美观的鼻尖。
图1-1-25上鼻尖点(supratipbreakpoint)。上鼻尖点从侧面观是鼻翼软骨和侧鼻软骨交差形成的,该点是鼻背下缘的边界也是鼻尖的起点(箭头)。
鼻翼软骨起着支撑鼻尖的重要作用。这一结构不依靠鼻中隔的支撑,而是靠几个软组织的支持。通过鼻外入路法手术时,施加于鼻翼软骨的边缘切口(marginalincision)是通过鼻翼软骨的尾缘(caudalmargin)切开,在鼻翼的边界面到鼻翼软骨的距离可以从内到外分成三个阶段,从内开始分别是4.3±1.4mm,6.4±1.1mm,12.1±2.1mm的距离,与白人的6.0mm,5.0mm,13.0mm相似(图1-1-18A)。
因此,通过鼻外入路法施行鼻整形手术时,按边缘切口(marginalincision)线向鼻腔内切线走形越深,使手术视野更加开阔。从鼻翼软骨到鼻棘(nasalspine)往上平均距离为3.8±2.7mm(图1-1-21,25)。鼻小柱贯通切口线(transcolumellaincision)设计在鼻小柱的中间部最窄的部位,理由是;第一,为了尽量减少切开线的长度;第二,该部位的下缘有鼻翼软骨的内侧脚紧紧拖着,可减少术后发生疤痕挛缩的可能性;第三,取站立位(uprightposition)时,切口线位于下鼻尖点(infratipbreak)的后方而看不清切口所在部位。
鼻翼软骨的外侧脚的长度为18.9±1.8mm,宽度为9.5±1.3mm,厚度为
0.5±0.1mm(图1-1-21)。
白人的长度为23.1毫米,宽度12.8毫米可以看出有一定的差距,据另一种研究显示长度22毫米,宽度为12毫米。根据结果得知白人拥有最长且宽的鼻翼软骨;而韩国人的鼻子长度比黑人长,宽度却比黑人窄。为了鼻尖的上方旋转(cephalicrotation),在切除鼻翼软骨外侧脚(cephalicresectionofthelowerlateralcartilage)时,尽管白人比韩国人的软骨厚,Tardy等指出最少要留4~8mm,Jonhson等指出最少要留5~10mm但是韩国人的鼻翼软骨实际上也只有9.5mm的宽度且薄,因此并不适用于每个患者,仅适用于蒜头鼻等特殊患者。这些差异正是在鼻整形手术后报告结果时所要明示种族的必要理由。
鼻翼软骨外侧角的最外侧有几个附加的软骨(accessorycartilage),它们与骨性鼻孔(piriformaperture)紧密连接在一起支撑着鼻翼软骨。鼻翼软骨与鼻翼连接线的角度为47.4±6.6°(图1-1-26)。这跟前面提到的使用边缘切口时切线越往外侧走行越要向鼻腔内深处切割是一致的。
图1-1-26鼻翼软骨的角度是在鼻尖部与两侧鼻翼连接的线之间的角度,大概是47.4±6.6°。
关于侧鼻软骨与鼻翼软骨的联合形态,Drumheller首次报道为三种形态,但是一般被认为是四种形态。在韩国人当中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图1-1-27)(表1-1-3)。
图1-1-27鼻翼软骨与侧鼻软骨的联合形态。韩国人的侧鼻软骨与鼻翼软骨的接合形态和外国人的一样分为四种:互为交叉形态占第l形态的59.5%,占最高的比例;侧鼻软骨与鼻翼软骨相互接触的第ll形态的11.9%;侧鼻软骨与鼻翼软骨相互重叠的第l形态占16.7%;侧鼻软骨与鼻翼软骨互不接触的新形态,第IV形态占11.9%。
韩国人的软骨也分四种联合形态,但其形态和频率有些不同。互为交叉形态为第1形态,占59.5%的最高频率(图1-1-28)。在白人当中出现的鼻翼软骨在侧鼻软骨下面的形态,在韩国人当中没有出现过。而鼻翼软骨和侧鼻软骨互不接触的新形态,即第4形态占5例(11.9%)。软骨上段是鼻礁石部位,以软骨一鼻骨单位紧紧固定在一起,而和鼻翼软骨连接的下侧1/4左右是与鼻中隔软骨有一段距离的自由角落(freemargin)。
因此受到冲击也比较柔软。这个自由角落和鼻中隔软骨的角度为10°~15°左右这个部位叫内鼻阀(internalnasalvalve)。该部位在鼻子的断面中最窄,并且常引起鼻塞。因此,临床上对该部位进行了许多功能性方面的研究。鼻中隔软骨的厚度在与梨骨(vomer)接触的后端部分为1.4±0.3mm,底端部分为1.0±0.2mm,前端部分为1.0±0.2mm,上端部分为0.8±0.3mm(图1-1-29)。
因此在鼻整形手术中做盾牌移植(shieldgraft)时,设计的时候让软骨的厚边朝上侧的情况较多所以要考虑鼻中隔的厚度后使用。
图1-1-28第l形态鼻翼软骨和侧鼻软骨联合形态的横切面(A,B)。
图1-1-29鼻中隔软骨和鼻翼软骨的关系鼻中隔软骨厚度在后端部分最厚。LLC:鼻翼软骨lowerlateralcartilage,SA:鼻中隔前部septumanterior,SI:鼻中隔底部septuminferior,SP:鼻中隔后部septumposterior,ULC:侧鼻软骨upperlateralcartilage
鼻中隔软骨的底部与上颌骨顶部(maxillarycrest)接触的部位虽然厚,但往上走形越来越薄,厚度不均匀。因此盾牌移植,或在鼻翼软骨的内侧脚之间放支撑移植物时,会有所局限。
4、鼻骨nasalbone鼻天蓬顶分为骨顶(bonyvault)和软骨顶(cartilagenousvault)。骨顶由一对鼻骨和上颌骨额突(frontalprocessofmaxilla)构成(图1-1-30)。这个骨顶一般呈金字塔形,东方人比西方人有短、小、宽的倾向。
图1-1-30.鼻顶部(bonyvault)鼻顶部分为骨顶部和软骨顶部。骨顶部有一对鼻骨和在鼻骨下面与其接触的上颌骨额突(frontalprocessofmaxilla)构成。
韩国人的鼻骨按照Lang的分类可以分为八种形态。已知的第6形态和第8形态已不存在。而边界部分与周边的骨以圆形连接且显臃肿的第1形态和宽度窄的第5形态为追加的类型(图1-1-31)。第1形态和第5形态为新形态,与已存在的
形态有所不同;没有棱角且成圆形状的特征。外侧截骨手术(lateralosteotomy)时,以鼻颌沟(nasomaxillarygroove)为骨折线,把鼻骨点到隆起起始点划分为三等分,测定的鼻骨厚度为1.1±0.9mm,1.5±0.6mm,2.1±0.8mm。
针对歪鼻矫正或驼峰鼻矫正的截骨术时,如果是西方人的话,偶尔会提倡用2mm的截骨刀,但是韩国人的上部分鼻骨厚度超过2mm,应使用更厚的截骨刀为宜。
图1-1-31韩国人的鼻骨形态。可以分为8种形态,并且l、ll形态的比例最高。
电脑断层影像中,连接鼻颌沟(nasomaxillarygroove)两侧的线和鼻骨的成角,右侧是54.5±5.6,左侧是54.7±7.6(图1-1-32)。
图1-1-32鼻骨隆起部(nasomaxillaryprotuberance)的角度和鼻泪管的距离(A)a.鼻骨隆起部(nasomaxillaryprotuberance)和鼻泪管的距离,b.鼻骨的角度,连接两侧鼻骨的线和鼻骨的成角,右侧为54.5±5.6°、左侧为54.7±7.6°(B,C,D)。普通电脑断层影像FESS
(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中,可以从三个面看到鼻泪管(箭头)。鼻泪管被称为三角带(triangularbuttress)(箭头头部),离鼻泪管越近骨越厚,更能受到它的保护。从CT影像可以看出,从鼻骨隆起的上段到下段走形,需要截骨的隆起部或鼻颌沟到鼻泪管的距离越来越远。
该角度也可作为鼻隆起程度的表现指标。鼻骨隆起部到鼻泪管的距离最短,为3.4±1.2mm(图1-1-32)。说明鼻泪管从眼眶的内下侧往后面向鼻内敞开,也说明外侧截骨手术时,眼眶(orbit)的内下侧(inferiomedialside)为最容易受损的部位。鼻泪管1cm左右的部位得不到泪骨(lacrimalbone)的保护,更要注意(图1-1-33)(表1-1-4)。
图1-1-33鼻泪管的术中照片(A)。这部位得不到泪骨(lacrimalbone)的保护,是外侧截骨手术时最为脆弱的部位,并且就在内t韧带(medialcanthalligament)的下面(A)。右侧是尸体的鼻泪管(B)。
表1-1-4鼻颌沟(nasomaxillarygroove)到鼻泪管(nasolacrimalduct)之间的距离
闪毗韧带(medialcanthalligament,medialpalpebralligament)一直上升到眼眶(orbit)3.9±1.1mm的内侧为止,附着于上颌骨峭(maxillarycrest)(图1-1-34)。
图1-1-34内毗韧带(medialcanthalligament,medialpalpebralligament)从眶(眼眶,orbit)的内侧缘到内侧3.9±1.1mm为止,附着于上颌骨峭(maxillarycrest)上(A)。实际手术中确认到的内此韧带(双眼皮内侧韧带)(B)。
如前面所述,以前有过各种各样的关于矫正歪鼻或驼峰鼻的外侧截骨术(lateralosteotomy)时,鼻泪管(nasolacrimalduct)损伤的报告。但是并非直接损伤,而是因与鼻泪管紧紧黏在一起的内毗韧带(medialpalpebralligament)损伤而可能发生二次损伤。眼眶(orbit)内侧壁和上颌骨峭(maxillarycrest)大约有3.4mm的扁平部位(图1-1-35)。
图1-1-35眼眶到鼻颌沟(nasomaxillarygroove)之间的距离眼眶(orbit)内侧壁和上颌骨峭(maxil-larycrest)大约有3.4mm的扁平部位(箭头)。
但是有时因解剖学变异,距上颌骨峭之间没有扁平部位,直接连接鼻隆起的起始部。因此,直接贴着眼眶内侧壁施行截骨术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图1-1-36)。
所以,要与眶内后方和鼻泪管(lacrimalgroove)至少维持3mm的距离,才能不损伤鼻泪管和内毗韧带(图1-1-36)。鼻隆起的部位和下鼻甲(inferiorturbinate)起始点大约一致,都在1mm以内(图1-1-37)。鼻根点(nasion)往上与鼻隆起消失点的距离是平均0.7mm左右(图1-1-38)。
图1-1-36眼眶(orbit)的内侧壁到上颌骨峭(maxillarycrest)之间没有扁平部位(箭头)。
图1-1-37上颌的隆起部(maxillaryprotuberance)下鼻甲(inferi-orturbinate)
和上颌隆起部的关系(箭头)。
图1-1-38在鼻根点(nasion)部位拍摄的上颌隆起部(maxillaryprotuberance)正面和侧面照片(箭头)。鼻根点和上颌隆起部基本一致(箭头)。
在鼻整形手术中,对鼻根部以上的截骨是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施行外侧截骨时,下鼻甲的附着部位到眶(orbit)的内下方(infermedial)留下3mm左右,顺着鼻颌沟(nasomaxillarygroove)到鼻根点下边与内外侧截骨线相会为好。鼻骨之间的缝合长度(sutureline)为24.5±2.2mm,鼻骨上颚缝合长度为28.6±2.4mm,与白人的鼻骨间缝合长度24.9mm没有多大差异。
附着在内眦韧带(medialpalpebralligament)的前泪顶腺(anteriorlacrimalcrest)连接的闪眦间线(intercanthalline)是在鼻骨(nasalbone)上最窄的部位。鼻骨以这个部位为界线分二等分,往上越来越厚。这条线到鼻根点(nasion)之间,西洋人平均5.8mm,鼻根部到鼻额缝合线(nasofrontalsuture)为4.9mm,而韩国人的鼻额缝合线平均距离为3.7mm左右(图1-1-39)。鼻整形手术时内毗间线上部,除了特殊情况外部施行截骨术。
图1-1-39鼻额缝(融合线)(nasofrontalsu-ture)鼻根点(nasion)到鼻额(融合线)的平均距离是3.7mm左右。
5、鼻下部lobule鼻下部分是指整体鼻部的下1/3,也叫鼻小叶(lobule),以鼻小柱(columella)、鼻孔(vestibule)、鼻内壁、鼻翼下部、膜性鼻中隔(membranouseseptum)及侧鼻软骨(LLC)构成。
外侧角与中柱顶部及附加软骨(accessorycartilage)连接构成外侧角复合体(lateralcr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