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部综合整形术十年回顾
谭晓燕
鼻部;综合整形;回顾
国内的鼻部再造修复术的报道始于20世纪40年代,鼻部单项美容整形术的报道始于40年代末,鼻部的综合美容整形术在90年代发展较快。
Burget和Menick于年提出了鼻部美学亚单位分区的概念,即将鼻部划分为鼻背、鼻尖、鼻小柱、双侧鼻翼、鼻侧壁和软三角区(softtriangles)6个美学亚单位。我们将两个以上亚单位同时予以纠正的鼻部整形界定为鼻部综合整形。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整形医师已经意识到,单纯鼻梁增高对鼻外形的整体改善效果是有限的,要想改善鼻外形,需将多个鼻部亚单位进行综合整形。笔者综合我院十年(~年)的统计资料(鼻部整形手术为例,其中鼻综合整形术例,占鼻部手术的25%),将鼻部综合整形阐述如下。
1鼻部综合整形术即鼻内、外切口的利弊
近十年来,选择应用鼻外切口综合整形术的理由是直观的诊断和方便的操作。美国Constantian曾回顾分析了例Ⅱ期鼻整形患者在Ⅰ期手术时,因内、外切口手术引发的并发症。在例患者中,64例为Ⅰ期鼻内切口,36例为鼻外切口。统计资料显示:鼻外切口整形术呈逐年增长趋势,该术式比鼻内切口增加了手术内容(3.1∶1.2),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许多抱怨(5.8∶2.6)。其中,鼻内切口的主要抱怨有切除过多的鼻背组织为50%,鼻尖组织为33%及鼻内活瓣样阻塞为42%。而鼻外切口患者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外鼻的活瓣样阻塞为50%、短鼻为39%、鼻小柱过宽为36%、窄鼻为19%、鼻小柱支架异常为19%、鼻小柱瘢痕为25%。而在抱怨鼻部过长的患者中,鼻内切口者超过鼻外切口者为20%。另外,畸形的程度明显不同(P0.01),以至于外切口者的抱怨明显多于内切口者,如鼻孔、鼻尖、鼻小柱异常等;手术抱怨的相对频率也有不同:内切口者抱怨鼻过长6.7次;抱怨鼻小柱过宽的外切口者,占36%(内切口者无),鼻小柱支架过硬者,占19%(内切口者无),外鼻活瓣阻塞者是内切口者的4、5倍,鼻翼/鼻孔异常者是内切口者的4倍,窄鼻是内切口者的3.9倍。笔者认为,外切口之所以会造成更多的术后畸形,是由于鼻部的充分暴露更易直达解剖结构且更易大胆操作所致。
由于种族差异,西方人多因鼻过大、过长,予以缩小、缩短整形;国人则多因鼻过低、过短、缺乏立体感而予以增高、延长等。由我院统计资料看,十年前高比例的单纯隆鼻术逐渐转向鼻部整体的综合塑形。由外切口单纯隆鼻术逐渐过度到内切口单纯隆鼻术;由外切口的综合鼻整形逐渐过度到内切口综合鼻整形。然而,是选择鼻内切口,还是鼻外切口,取决于手术医师的临床经验、手术的难易程度及患者的要求等。不可否认的是,外切口鼻整形、开放性鼻整形在有些病例是不可避免的。
2鼻支架结构的重塑及被覆软组织的安全性
随着鼻整形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其构成外形的内在结构与其外覆软组织的关系,并进行了相应的解剖学研究。鼻支架主要由骨性和软骨性支架组成。骨性支架位于上部,由左右各一的鼻骨及上颌骨鼻突、额骨鼻突构成。产生畸形的原因有发育异常,外伤或遗传而出现的阔鼻、驼峰鼻、歪鼻等。也有东方人种多见的因发育不良引起的鞍鼻。单纯的阔鼻、驼峰鼻及骨性歪鼻须通过人为骨折来调整骨性支架,从而改变其不良的外形。难点在于如何控制截骨后骨性愈合的外形与患者所希望得到的外形相吻合。因此,除了准确的截骨外,术后固定尤为重要。我们在早期时,采用夹板胶布外固定,但患者出院后的配合情况也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而改用夹板贯通缝合固定后,术后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从我院十年的统计资料看,鼻骨发育不良引起的鞍鼻,在鼻整形术中所占比例较大。单纯骨性部分的隆鼻,应考虑该部位的受力情况、皮肤弹性及丰富的血运,适合行多种材料的置入。如自体组织、骨、软骨、筋膜及人工医用组织代用品GORE-TEX或硅橡胶等。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要了解患者的要求,因每个人对鼻梁的高度及曲线有不同的要求,术前的沟通及直观的图像非常重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引进了计算机设计系统,对术前患者进行了手术模拟,提高了患者隆鼻手术的满意率,其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明显下降。
软骨性支架位于鼻下部,包括左右各一的侧鼻软骨、鼻翼软骨和位于中央的中隔软骨,其发育异常可导致短鼻、长鼻、小鼻、大鼻、歪鼻、鹰钩鼻、分裂鼻、弓状鼻孔、唇裂鼻畸形等鼻下部畸形。软骨性支架发育异常可以单独发生在某一个体,但与骨性支架发育异常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的现象较为多见,这也是多年来对鼻部综合整形术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