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解剖
腰椎-尾椎之间
5块骶椎融合
骶管:马尾及终丝
骶孔:骶神经前后支
骶髂关节
骶骨属于软骨内化骨
骶骨椎体及附件成分骨化中心一般于3-6岁闭合,边缘骨骺于20-24岁闭合,致使骶骨中各种干细胞及破骨细胞一直生长活跃,成为骨源性肿瘤的好发部位
骶管及骶孔中神经走形丰富,发育过程中包绕脊索,也是神经源性肿瘤和脊索瘤的好发部位
骶骨肿瘤
根据组织来源分为椎管内、椎骨起源的肿瘤
起源于骶骨的肿瘤:脊索瘤、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及转移瘤
起源于骶骨骨髓的肿瘤:骨髓瘤、白血病骨浸润
起自骶管的肿瘤以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
临床特点
起病隐匿
腰腿疼痛、下肢感觉异常、大小便异常
发病年龄:
脊索瘤:40-60岁
神经源性肿瘤和骨巨细胞瘤:20-40岁
转移瘤及软骨肉瘤:老年人
1
脊索瘤
脊索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期残存的脊索组织
好发于40-60岁,男:女=2~3:1
骶尾椎是脊索瘤最好发部位,占50-60%
多位于下部骶椎(S3-S5节段)中线区
向前突破骨皮质在骶前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
脊索瘤影像表现
溶骨性骨质破坏+巨大软组织肿块,瘤内可见散在钙化或残存的不规则骨嵴
MRI:
T1WI多为低信号,伴有出血可为高信号
T2WI呈分叶状高信号(与瘤内胶冻样、粘液样组织有关),如其内出现斑点状低信号提示钙化灶或骨嵴
压脂T2WI高信号更明显
增强轻-中度强化
病例1男,37岁
病例2女,42岁,反复腰骶部疼痛1年余
2
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起源于软骨或成骨结缔组织
Mayo报道软骨肉瘤仅20例发生在骶骨,多见于骶骨两侧翼后部
好发于老年人,男:女=2~4:1
CT:溶骨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病灶内软骨基质钙化
瘤体钙化呈点状、环状、簇状钙化
MR:显示肿瘤内软骨基质较特征:T2WI序列呈多结节状明显高信号,T1WI呈低或中等信号,且强化不明显
3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具有侵袭性的良性骨肿瘤
好发于中青年(20-40岁)
常发生在骶骨上部(S1-S3),呈膨胀性骨质破坏或皂泡样骨质改变,常呈侵袭生长达骶髂关节至髂骨关节面
骨巨细胞瘤影像表现
CT: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肿块内密度不均,可有坏死与液化区
MR:T1WI呈低等信号,T2WI信号混杂(等低信号多见)
增强扫描:厚壁花环样强化,其内可见低信号或低密度的无强化区
T2WI信号混杂:
高信号:坏死、液化、陈旧出血形成囊变区
低、等信号:可能与其中含有纤维成分的胶原蛋白及含铁血*素沉着有关
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特征性征象:液-液平面
病例1女,26岁
病例2男,35岁
4
浆细胞瘤
浆细胞瘤又称骨髓瘤,来源于骨髓内浆细胞,是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
分为单发和多发,以多发较多见,常发生于红骨髓丰富的骨骼:脊柱、骨盆、颅骨
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典型X线表现:多发小圆形穿凿样溶骨性骨质破坏及广泛的骨质疏松,病灶周围无硬化缘
男,66岁,全身多处疼痛
5
孤立性浆细胞瘤
孤立性浆细胞瘤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变异或者是其早期阶段
发病年龄比多发骨髓瘤年轻:40-50岁
骶骨是其好发部位
表现为骶骨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常伴有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可见明显强化
术前定性较为困难,通过穿刺活检而确诊
病例1男,73岁,腰痛5月余
6
骶骨转移瘤
转移瘤来源:肺部、甲状腺、肝脏、肾脏、胃肠道肿瘤
溶骨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
信号及强化程度各异
病例1男,62岁
病例2男,50岁
7
骨神经源性肿瘤
常围绕一侧骶孔呈偏心性生长,使骶孔及骶管内压性扩大和变形,甚至破坏。
肿块内常有坏死囊变
男,48岁
小结
(一)起源于骶骨的肿瘤:脊索瘤、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及转移瘤
脊索瘤:
1.中老年,下骶椎多见
2.T2WI分叶状高信号(胶冻样组织有关)
3.钙化、残存骨嵴
软骨肉瘤:
1.老年,骶骨两侧翼后部
2.T2WI呈多结节状高信号(软骨基质)
3.强化不明显
4.环状、成簇状软骨钙化
骨巨细胞瘤:
1.20-40岁,上骶椎多见
3.偏心性膨胀性生长,常跨越骶髂关节
4.T2WI低等信号多见(胶原、含铁血*素沉着)
转移瘤:多发结合病史信号各异
(二)起源于骶骨骨髓的肿瘤:骨髓瘤
骨髓瘤:
1.多发:红骨髓丰富的中轴骨穿凿样骨质破坏
2.单发:骶骨多见
3.易囊变
4.强化明显
5.术前诊断困难,穿刺活检
(三)起自骶管的肿瘤以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
神经源性肿瘤:
1.围绕骶孔偏心生长
2.易囊变
来源:影领学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放射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