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血脉恩情医爱无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
TUhjnbcbe - 2022/3/14 19:45:00
张为伟医生,科室里的患儿们称她为“主任奶奶”。孩子们挺喜欢她,因为她慈爱。孩子们又挺怕她,一提她能止住哭声,因为所有的骨穿都是她做的,那的确疼极了。孩子们懵懵懂懂,有时候痛也是深爱。

11月30日10时,经过30天移植仓内“异基因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小博文顺利出仓了。医院孙新刚院长、*委张嫣书记、医务科、护理部、院办、宣传科等相关科室及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看到重获新生的患儿走出仓门,在场的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为了患儿8年的等待及坚强,医院的信任和托付,为了移植团队的奉献和坚持,院领导为患者送来了书籍、食品、慈善慰问金,祝小博文早日重返校园,并对移植团队的辛苦付出移植成功表示慰问和祝贺。医护人员用科内设立内“小白快乐基金”为患儿购买了象征“重生”的生日蛋糕,祝福小博文走上健康之路。

移植无菌仓内

24小时的守护

10月29日,血液内科移植病房入住了一位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八年的小患者,通过配型、评估、药浴进入无菌层流病房,这是他获得新生命的开始。

小博文10岁了,8年前检查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经过多年的保守治疗无效后,孩子与父亲配型成功,决定进行骨髓移植。小患儿入仓后开始进行为期一周的预处理,将身体内的免疫及造血功能摧毁,为即将植入新细胞留出空间,这个期间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而危及生命。医护人员紧张、压力大,两个护士24小时二班倒,寸步不离的守护治疗。因为用药,患儿出现了发热、呕吐、出血等副作用,护士每天不但要护理治疗,还要处理各种吐泻物,安抚家长,鼓励小患儿。由于多年病痛治疗,除了身体上的护理,最重要的还有心理上的护理,健康乐观的心态是战胜疾病的一剂良方。医护人员虽然感到身心疲惫,但是一想到有一位小患者再也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骨髓干细胞移植

点燃“重生”希望

11月6日终于盼来小博文骨髓移植的日子。早晨6点多,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就早早地到岗了,为骨髓供者孩子的父亲注射升白针等骨髓移植前的各项处置,麻手科杨狄主任团队也是早早上班,为骨髓采集麻醉做周密地准备工作。

9时40分许,骨髓采集手术开始了。为了减轻患儿父亲采髓时痛苦,张为伟主任选择了小针头抽髓,一管管骨髓从患儿父亲的体内缓缓抽出,一个多小时采集了60多管注射器,张为伟主任的胳膊酸痛,手掌不知觉地磨出茧,起了好几个水泡。

张为伟主任说,骨髓移植的最低量是毫升,目前小博文的体重较大,已经达到了48公斤,在这种情况下移植的最低量应该在毫升。而随着骨髓的抽取,骨髓供者孩子父亲在血量快速降低的情况下,曾一度出现血压降低的现象,若血压降到50mmHg以下,则有出现休克的危险。因此我们一面抽着血,一面注视着患者的血压及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张主任表示:“我当时真是捏着一把汗,为了孩子,我们也真是拼了。”11时30分许,医护人员顾不上吃中午饭,将带着孩子父亲体温的骨髓干细胞,回输到小博文体内,输注持续了近7个小时,医护人员一直守护到晚间6点多钟。

第二天早晨9点,医护人员又使用血细胞分离机,首次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历时5个小时采集了毫升血液。14时,医护人员又紧接着回输到小患儿博文体内,观察输注结束已是深夜10点多钟了。

因为移植是一个连续不能间断的过程,每次都要48小时连轴转,医护人员从早忙到晚,下夜班的同事也一起加班加点。科室护士胡硕怀孕了在家休息,因三年多来每次骨髓移植都参与医疗救治,有一定的经验,也特意前来支援。

医者之爱无言

带来生命的春天

这是一场战斗,生命与死亡之间的较量。每一次造血干细胞移植,张为伟主任从预处理,采集,回输,到后期排异反应等等,都是亲力亲为,制定所有的治疗方案;每当医护人员在移植仓内紧张忙碌的时候,护士长曹丽娜就带领科室其他医护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植移无菌仓内的医护人员送来一日三餐和饮料。

小博文患病8年,一直药物治疗,近两年主要靠输血及输血小板维持生命,因为疾病及药物的作用,身体状况极其差,加上供者是他的父亲,配型为单倍体半相合,移植风险高、植入低,排斥反应重,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严重反应。所以每一个症状的出现,张为伟主任与医护人员都要仔细斟酌,反复推敲,制定出最恰当的诊治方案。

在等待新生命的种子---造血干细胞,在小患儿的体内生根发芽,这段时间医护人员和孩子的家长都需要精心的配合,预防感染及排斥反应,一旦出现将危及生命,就会前功尽弃。孩子的父母特别信任和配合医护人员,小患者也非常坚强,孩子需要吃无菌饮食,就是每一种食物最终都要在高压锅压20分钟,即无形又无味,护士们就耐心开导孩子多吃饭,还每天精心照护孩子的口腔护理、肛周护理、眼睛护理,避免粘膜感染破溃。

移植期间,时逢冬季患儿高峰期,住院患儿与日俱增,又有几名医护进仓,科室其他人员一人数职,工作量剧增。多名医护人员患病发热,有的孩子生病,但大家都坚持工作,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

经过医护人员30天的精心医治,患儿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终于出仓转到普通病房治疗。

后记:

灼灼医情,医然为你

自年,血液内科完成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顺利出仓,成为东北三省最小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近三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使医护人员总结积累了很多经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应对自如,先后有近10位患儿成功地接受了骨髓移植,填补了省内应用此技术的空白,也填补医院骨髓移植及年龄最小的空白。

为了这些在生死边缘挣扎、不幸的患儿带来一点点快乐和帮助,科室建立了百余人的血液病医患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脉恩情医爱无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