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北法制报
□ 崔冬梅 孙伯晗
“对方态度非常诚恳,希望能与您达成调解,但是今年以来因疫情原因,彭某甲经营受到影响,您看赔偿数额是不是可以少一点?”
“达成调解对您儿子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不但可以从轻处罚,他还能尽快出来与您一起经营店铺,赔偿的钱很快就能赚回来了。如果不能调解,他将面临实刑,家庭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近日,在任丘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的办公室里,检察官正在通过电话给一起提请逮捕故意伤害案的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
这是一起普通的伤害案,特殊的是被害人远在百里之外。因疫情原因,承办检察官只能通过电话与双方进行一轮轮沟通,在检察官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成功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年12月25日,被害人申某某与彭某甲在一次聚会中因言语不和发生口角,继而引发肢体冲突,被众人拦开后,彭某甲打电话让儿子彭某乙来接自己。不料,彭某乙到现场后为给父亲出气与申某某发生冲突,彭某乙用拳头将申某某鼻部打伤,经鉴定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
今年6月21日,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彭某乙提请任丘市检察院审查逮捕。承办检察官审查发现,双方当事人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并没有深仇大恨,在聚会中因为一点口角纠纷而引发肢体冲突,是一起具有突发性的轻微刑事案件,且犯罪嫌疑人系初犯,自愿认罪认罚,社会危险性较小。如果简单就案办案,虽然能顺利结案,但矛盾不仅得不到化解,甚至还会形成不稳定因素,于是承办检察官决定促成该案和解,以此来化解双方矛盾。
在了解了前因后果后,检察官开始为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由于被害人案发后已到北京务工,无法到检察机关来,检察官就电话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以拉家常的方式,从法理、人情等角度给双方分析达成和解的法律后果及给家庭个人带来的重大影响,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一开始双方态度都十分坚决,拒不让步。被害人申某某因鼻骨骨折受伤治疗花费1万余元,对彭某乙心生怨念,提出高昂的赔偿数额。而彭某甲则以疫情原因经营的小吃店未能营业,家庭困难为由,表示没有能力为儿子支付高额赔偿款。双方因赔偿数额难以达成一致导致调解陷入僵局。
几天来,经过检察官持续不断的电话劝说,耐心细致地做双方思想工作并答疑解惑,双方态度终于有了改变,彭某甲表示愿意筹钱赔偿,早日让儿子回归正常生活。申某某也将赔偿金额一降再降。在检察官的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赔偿数额敲定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申某某远在北京打工,疫情原因无法到现场签订赔偿谅解协议,而彭某甲也心存顾虑,不肯先把赔偿款打到被害人账户。检察官又迅速联系公安机关,经过协调,由被害人自行书写谅解书签字按手印后拍照,直接传送给办案人员,彭某甲也将赔偿款全数交到了公安机关,再由公安机关将赔偿款打入被害人账户。在公、检两家办案人员的多方协调下,最终使得相隔两地的双方当事人顺利完成了调解手续。
鉴于该案的犯罪嫌疑人彭某乙自愿认罪认罚,且双方达成了赔偿谅解协议,检察机关依法对彭某乙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诚挚的感谢表达了双方当事人对检察机关的信任。